孔子的养生观(孔子谈养生)

2023-11-21 22:29:11 1阅读

本文目录一览:

儒家的养生观

1、儒家的养生思想,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,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。时过千年,仍有其实用价值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这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,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。

2、儒家的养生思想,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,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。时至今时,仍有其实用价值。

3、在儒家的养生理论中,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寿(《论语雍也》)的观点,后来又十分肯定地提出:大德必其得寿(《礼记中庸》),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长寿。

孔子的养生之道包括哪些方面?

1、他认为晚上睡觉也应做到“寝不言”;孔子在饮食方面有七不吃,即粮食发霉变质不吃,鱼肉腐烂不吃;气味不正不吃;烹调不当不吃;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;切割得不好的肉不吃;没有调味的酱醋不吃。

2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欲, “喜怒不形于色”,这既是 养生 之道,也是为人之道,更是处世之道。据《谷梁传·僖公十九年》记载:“梁亡。自亡也,湎于酒,淫于色,心昏,耳目塞。”色字,在此又引申为 “美色”。

3、二 注意身体护养 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。合理的安排生活、注意起居有时、劳逸适度、饮食有节等,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。反之,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,“寝处不适,饮食不节,逸劳过度者,疾共杀之”。

4、感悟孔子 养生 之道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儒家创始人。虽未专工医术,但他的人生哲学和行为准则处处饱含着 养生 之道。孔子除了拥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以外,还拥有强健伟岸的3和平和乐观的心态。

5、肉虽然多吃,但不使过分;酒可以随便喝,但不使醉乱。助祭于国君,所得的肉不使过宿。家祭的肉不使过三天;过了三天,就不吃。不是应当吃的时候不吃。吃不使过饱,吃的时候不和别人说话。

6、他说:“循天之道,以养其身;中者,天地之所始终;和者,天地之所生成也。能以中和养其身者,其寿极命”。这种以“天人感应”为中心,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。

孔子说:做好这3件事,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

1、戒得者,心平气和,养智。孔子的人生三戒,虽过了千年,但依旧是做人的准则。心中有戒,行有所止,方得长久。

2、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孔子说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: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

3、孔子反对患得患失、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,提倡心怀坦荡、刚毅坚强。他认为三种有害健康的事是:骄傲自大,游荡忘返,饥食妄淫。三种有益于健康的事是:调节行动,道人之善,交好朋友。

4、夏季 养生 尤其要做好这3件小事:少食、多走、勿怒。民以食为天,吃饭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事情。孔子说: 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但在众多 美食 面前,我们很难控制自己不贪吃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十七录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目录[+]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